也許很多人對大邱一無所知,覺得也並沒什麼特色之處。但是去過的人走時,都會對它依依不捨。答應我,一定要去大邱看一看。
大邱屬於韓國的第四大城市,比起知名的首爾濟州島來說,大邱更加的有味道:既有跟首爾塔一樣的83塔可以俯瞰整個大邱市,也有跟濟州島不相上下的楓葉美景。少的只是嘈雜到處都是的中國遊客,在這裡,你去哪裡,都是VIP。大邱屬亞熱帶氣候,是韓國最溫暖的地區。 這種氣候造就了大邱高質量的蘋果和甜瓜。大邱作為一個大都市,還是許多著名韓劇的外景地,如《冬日戀歌》、《藍色生死戀》、《浪漫滿屋》等都曾在此取景。 The Arc(디아크) 一個以新穎外觀建築為中心的綜合休閒風景區,可以租電動單車環景區遊覽。夜景特別美。
琵琶山紫芒群落地帶
琵瑟山杜鵑花高聳於達城郡和清道郡的交界處。最高峰高達1084米,並形成了巨大的琵瑟山脈。一眼望去琵瑟山並不是很高,但山勢峻美,空氣清新,令遊客們總是不止一次地前往。琵瑟山最美的要算是春天開花的杜鵑花群落地帶。紅豔豔的杜鵑花花和鬱鬱蔥蔥的樹木相映成輝,諧趣盎然。此外還有四季常綠的針葉林鬱郁蒼蒼。特別是山脊頂部有數萬坪的紫芒群落地帶,更是蔚為壯觀,適合於秋日登山時觀賞。
八公山
八公山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之一,許多寺廟分佈在這裡。山間有奇巖怪石和溪流,一年四季景色變幻多樣,風景美妙。冠峰石造如來坐像、元曉寺、千聖寺、佛窟寺等新羅古剎和文化遺址眾多,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前山公園
大邱前山公園是大邱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很多的遊客到這裡來觀光遊覽,這裡的海拔有六百多米,所以這裡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避暑的好地方。這個公園是整個大邱最大的一個都市自然公園,非常的受人們的歡迎。在公園內有很多的娛樂設施,有弓道場、游泳池等等,是進行家庭旅遊和情侶之間約會的好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雅,草木茂盛,是一個旅遊散步的好地方。
近代衚衕巡遊
這條長約100公尺的里巷,還保留著百年前的風貌。要知道這裡過去有錢人聚集的區域,記載著大邱近代的發展軌跡。到處都留有文化氣息,還有最下面那張桂山聖堂,莊嚴聖神,令人不禁肅然起敬。進入聖堂裡,莫名的有一種感動!
大邱不老洞古墳群
這裡是遠在西元前大邱這個地方曾是古代弁辰二十四國當中的一國,現今於大邱達城公園內還有完達伐城的遺蹟。根據考古學者們的推斷,不老洞古墳群形成的年代大約在西元5-6世紀的三國時代,推定是當時治理這個地方的土著勢力集合墓地。這裡約兩百多個古墓。
鹿洞書院
鹿洞書院是供奉壬辰倭亂時期(1592-1598)歸順朝鮮的日本將帥慕夏堂金忠善(金忠善, 1571-1642) 先生的書院,院內有祠堂、韓日文化交流中心、遺蹟碑、陵墓等。周邊有寒泉書院和南地藏寺,還有流經村莊的石泉溪谷,風景也十分不錯。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韓國的美食都在首爾,其實地方上也有很多美食呢,典型代表就是大邱了。
撫慰靈魂的紅色味道——大邱辣炒年糕
在大邱嘗過的辣炒年糕與之前吃過的辣炒年糕的辣味完全不同。越吃越忍不住想下手的味道給人刺激,以後去大邱的話,保準你會去找辣炒年糕美食店。幾天前去大邱旅行也不出意外的點了辣炒年糕。黑紅的湯裡像小孩手指粗的纖長麵粉糕,爛熟的炒年糕。像是加入胡椒麵、咖哩面的辣炒年糕調料那樣,雖然辣且刺激,但是停不下筷子。所以大邱辣炒年糕被叫做‘麻藥辣炒年糕’。大邱市內到處是引人注目的皇帝辣炒年糕、尹玉妍老奶奶辣炒年糕等辣炒年糕的門牌。如果對炒年糕沒有興趣的話,會感覺“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辣炒年糕有什麼特的?”但是對於辣炒年糕的愛好者來說,如果看到門牌,是不會就這樣路過的。辣炒年糕的香氣,面對著圓鼓鼓的炒年糕形態,腳步會不自覺的停下來。
與大邱炒年糕是夢幻組合的不是雞蛋。而是炸魚糕和炸紫菜泡飯。 在大邱不管是在哪家辣炒年糕店都賣炸魚糕和炸水餃。就像餃子一樣,把魚糕放到油裡炸,加上魚糕的香味和勁道的食感,是與麻藥炒年糕成為雙傑的大邱麵食界的特產。尝过炸鱼糕的外地人,十有八九的人会对平凡鱼糕展现的魅力味道感到惊讶。饺子长得像是在市中心销售的冷冻饺子,像扁平饺子那样,用粉条代替肉。炸酥的鱼糕和饺子蘸着辣炒年糕汤汁吃会很棒。
扁餃子
皮兒薄嚼勁十足的餃子皮是扁皮餃子的最大特徵,作為大邱的代表性小吃,與一般餃子不同,扁皮餃子則在餃子皮上定勝負。每家餐廳所做出來的餃子味道會略有不 同,但是它的純純香味和柔軟的口感都使人難以忘懷。西門市場的扁皮餃子,製作時會保持餃子皮的柔軟性,強調它的嚼勁,而東城路的扁皮餃子則會炸成脆脆的, 和炒年糕一塊食用。
燉排骨
香辣的燉排骨一定不可錯過哦。品嚐燉排骨時,還會有附贈許多新鮮的蔬菜和涼拌菜。在正式品嚐燉排骨之前,店家會先在廚房內將排骨燉熟,端上餐桌的時則會加上 蘑菇、大蔥、土豆、豆芽、洋白菜再次熬煮,吃排骨的同時配上一片酸酸的泡菜的話,則更加提升酸辣感,燉排骨主要使用的是韓國土產牛肉,如果經濟上有負擔的話,也可以選擇澳洲牛肉。
烤小腸
Anjilang市場的烤小腸衚衕是平民學生和職場職員經常去的大邱美食衚衕之一,走進Anjilang烤小腸衚衕,約一千米的道路兩側排列著大大小小的烤小腸餐廳。每家 店所使用的烤小腸蘸醬不同,味道也會有所不一樣。Anjilang烤小腸衚衕使用的不是牛小腸而是豬小腸,用熱水稍微燙一下後放在鐵絲架上炭火燒烤至熟後 即可,一般烤制小腸時會蘸著大醬食用,而豬小腸經過烤制後則和大醬是完美搭配。
延伸閱讀
- 大邱美食深度探索:從市場小吃到米其林推薦
- 韓國傳統市場巡禮指南
- 首爾vs大邱:美食文化差異比較
- 韓國地方特色甜點全攻略
- 韓劇拍攝地美食地圖